中国文化用品网 - 文化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成果专利 | 品牌新闻 | 新品资讯 | 行业标准 | 行业数据 | 行业新闻 | 招标信息 | 政策法规 | 办公耗材 | 办公幽默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标准 > “威”观察|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接地气
Z.biz | 商业搜索

“威”观察|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接地气

信息来源:iowoo.com   时间: 2022-01-29  浏览次数:11

1月2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教博会卫星会议系列在线活动之一的“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活动系列展播—广州专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广东等省市的教育领域代表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开展、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广东、上海、辽宁、河南等地的大中小学生代表团队为大家展示了他们带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让我们无比惊艳。学校中开展的一系列教育项目,不仅研发出了真实可用的产品,更践行了科学现代的教育理念,而这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发展的基础。

葫芦雕是中国最为普通的民间工艺品,在这上面能挖掘出怎样的传承价值?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的《葫芦工艺的创新与实践探索》项目,展示了他们让葫芦既能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与现代潮流元素相结合的能力。葫芦浑圆的外形和多籽多产的特点是吉祥的象征,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吉祥文字等传统纹样代表吉祥,如今的奥运冬运、航天事业、大国科技工程也都是吉祥的新图形。而在工艺上,结合葫芦本身的立体感,将烙、绘、雕等技法相结合,增强了葫芦的立体灵动感与装饰性。在最熟悉的素材上入手,让小学的孩子们可以更加大胆地观察、操作,也深入了解了葫芦这样的民间文化产生的过程,对生活与文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找到了一个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小切口。

广州市番禺区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初中组带来的《基于当前饮料市场的广东凉茶营销策略的研究》项目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区域特色。广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广东人特别容易被湿热缠身。广东凉茶不仅是一种中医饮品,更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岭南传统养生文化。面对当今饮料市场的竞争激烈,传统凉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该团队从营销策略入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凉茶的市场现状。他们搭建了宣传凉茶产品的网站,制作了视频节目,介绍广东凉茶的历史与文化,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他们制定了营销策略,给凉茶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前景。

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中组的项目是《汲取中医智慧,对症环保难题》。该项目探索了中医药材“吴茱萸”对甲醛的消除作用。当同学们兴奋地期待着在新装修的化学实验室上课时,却被告知因装修合成材料散发有毒气体甲醛,要两个月后实验室才能使用。同学们决定自己设计一款“甲醛消停剂”。在查阅文献中,同学们了解到一些传统的中草药比如吴茱萸含有能清除甲醛的生物碱。项目组通过了解中医的各种炮制方法,经过多次实验,成功提取了吴茱萸中的生物碱,并证实了吴茱萸碱对甲醛的吸收效果明显,还将传统中药炮制方式在现代实验室中进行了改良,实现了传统药学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辽宁师范大学代表团队分享的项目是《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赋能研究》。项目组从中国传统古建筑与诗词字画入手,选定苏州拙政园、清明上河图、国家级非遗中的民间故事为创作主题,以AI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制作数字短片,并促进互联网+VR这一新技术高效运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之中。这一操作旨在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拓展受众人群,开拓海外市场,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进行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极大提高了作品的交互性。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东逸湾实验学校英文组团队的《香云纱国际化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令人赞叹。香云纱是顺德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丝绸面料,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在调研、采访过程中,香云纱依旧沿用传统制作工艺这一特点让学生们极为惊喜,认为这是具有独一无二生命力的工艺品。他们通过拍视频,考察座谈,寻找符合国际思潮与外国人消费观的消费模式,拿出了完整的英文版项目营销策划。这次项目化学习,学生们不仅完成了项目任务,更培养了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寻找契合点的能力。

展播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000802)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教授做了题为《践行与创新是最好的致敬》主题讲座。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至今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独特智慧,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依旧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教育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的同时,也要在感受、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实践。树立人人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且传承下去。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第一中学校长冯强介绍,印江一中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活动。目前,该校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已开发20多个课程资源。其中传承古法造纸、弘扬民族文化等五个课程资源,入选国家课程资源库。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开展?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王惠在圆桌访谈中,以文献典籍、文学经典、文化场馆、非遗项目等为例,阐述了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的优势。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蔡练说,我们一定要把时代和孩子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教育不是一个围墙内的事,我们一定要打破围墙,打破壁垒,进行超越。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孩子的每日生活,融入到家庭,融入到课程课堂中。

《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必须接地气。

作者:孙鲁威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文化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